• 從愛信道入口向內望的景觀

  • 從興民街向內望的景觀

  • 從興民街向內望的園林景觀

  • 連接社區的新行人通道

  • 庭園

  • 多用途室

  • 多用途室

  • 展覽空間

  • 從興民街鳥瞰的景觀


新建建築 1.2版
最終金級

整體得分

項目位於東區筲箕灣,是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於十八區設立名為「綠在區區」的社區環保站的第二個試點,目的是推行源頭減廢。環保站為社區提供物料回收再造支援,包括物料回收及分類等。環保站亦舉辦敎育活動及展覽以宣揚物料回收再造意識及推行環保教育。項目包括環保教育中心、回收物料處理工場、辦公室、支援設施及綠化園境。

環保特點

用地與室外環境

  • 通過模擬研究以實現最佳自然通風
  • 通過模擬研究以減少對鄰近日照的影響
  • 制定和實施環境管理計劃以減少施工期間的噪聲、空氣和水污染的影響
  • 評估噪音源對附近的影響
  • 通過模擬研究以減少外部光污染的影響

用材

  • 避免於臨時建築工作時使用木材
  • 制定和實施廢物管理計劃,有效減少建築廢物

能源使用

  • 對所有能源系統和設備進行測試並進行記錄以作運作參考之用
  • 記錄操作及維護手冊,為操作人員提供培訓並提供工具及裝備以作維護之用

用水

  • 使用節水裝置,每年可節水超過40%

室內環境質素

  • 通過管道和排水系統的設計以減少潛在的有害細菌病毒和異味的傳播
  • 進行空氣質素測量以確定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甲醛和氡氣是環保署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的可接受水平濃度
  • 為局部污染物源設獨立通風
  • 通過模擬研究以確定足夠的自然採光
  • 於公眾地方提供充足的室內照明
  • 為殘疾人士提供無障礙設施

創新

  • 聘用綠建專才以確保發展設計符合綠建環評要求

故事

項目介紹

綠在東區位於港島東區西灣河,旨在透過加強推廣環保教育,鼓勵市民實踐綠色生活,同時為社區提供物料回收再造支援的環保站。該處原本是東區走廊天橋下的一個臨時停車場,經過改裝後為鄰近街坊提供具活力的公共空間。

設計構思

設計意念是把綠化帶從愛秩序灣公園,沿著新開闢的行人通道向南穿過東區走廊天橋延伸至社區,貫通東區走廊兩側的新、舊民居,便利街坊往來。竹林和園林景觀營造出的綠意滲透在環保站的每個角落,讓行人放慢腳步,享受一下這城中綠洲。

行人通道旁有環保教育中心和多用途室,適合舉辦展覽、講座、工作坊或其他形式的環保教育活動。此外,項目還設有回收物料處理工廠、辦公室、支援設施及綠化園境,以鼓勵居民實踐“惜物、減廢”的環保新文化。建築群以舊貨櫃改裝並配合多種環保建築物料建成。環保站地處天橋下,簷篷及垂直綠化為其遮擋直射陽光,隔熱玻璃及竹籬為室內引入悠和的天然光線,為使用者提供舒適的空間感受。

庭園及通道彷如亭臺樓閣及迴廊,演繹出由室內到室外,公共到私人空間的起承轉合,帶出中國庭院的層次感。儘管建築物是臨時性的,它卻展現了永恆的文化價值與環保共融,讓綠色生活紮根社區。

宣傳短片 - 綠在東區



  • © 2025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免責聲明

與我們保持聯繫:




© 2025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